波登湖畔的明珠 ─ 康士坦茨

2015082200:12
康士坦茨港的三座地標:羅馬妓女雕像、舊燈塔、齊柏林紀念碑 (左至右)


位於德國南部的波登湖不只是德國最大的湖泊,也是德語區最大的湖泊,事實上她是德國與奧地利、瑞士的界湖,也是由三國共同管理。

波登湖四周沿岸散佈著許多美麗的城鎮,串聯起來像是一條璀璨的項鍊,而康士坦茨無疑地就是這一串美麗項鍊最閃亮的明珠,甚至波登湖都因而被稱為康士坦茨湖。

康士坦茨不只是因他的美麗風光著名,他的歷史也很傲人。她建城的歷史已超過二千年,她的名稱還來自於羅馬帝國的皇帝 ─ 君士坦提烏斯一世(就是君士坦丁大帝的老爸)。後來神聖羅馬帝國又賦與她帝國自由城市的地位,直轄於皇帝。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的歷史,只是和文章也沒多大關係,多說也只是催眠而已,就省略不表了。

不過有一點不得不提的是康士坦茨曾在十五世紀中申請加入瑞士聯邦,但未獲准。於是轉而加入了士瓦本聯盟陣營,可是在隨後的士瓦本戰爭(又稱恩嘎丁戰爭)瑞士擊潰了士瓦本和哈布斯堡同盟,使得康士坦茨附近的一些領地成為瑞士的一部分,瑞士也獲得實質獨立的主權。但瑞士還是沒有將康士坦茨納入版圖,原因就是瑞士人(應該說是現在瑞士人的祖先)覺得康士坦茨太城市化、太貴族化,有違瑞士的反貴族立場。......後來康士坦茨加入德意志聯邦成了毗鄰瑞士的德國邊境城市,現在已是平易可親、沒有貴族氣息的美麗城市。

說這麼多幹嘛?就是希望瑞士謹記他門祖先的硬頸精神,不要逐漸增加貴族化的傲慢,這不是他們祖先當初堅持對抗的嗎?




康士坦茨是名符其實的邊境城市,如果是搭火車來,出了車站(上圖右有哥德式高塔的建築)左轉走五分鐘就可以越過瑞士邊界(下圖整排像字母雕塑的柱子就是邊界線,我站立的位置已經是瑞士的小路,前方就是波登湖)





波登湖長63公里,寬14公里,腹地廣大,可以連接德、奧、瑞內陸交通,康士坦茨位居波登湖西邊進出萊茵河的咽喉地位,而且擁有該地區唯一可以跨過萊茵河的橋樑,古來就是交通樞紐、工商發達的富裕城市,所以市區漂亮的房子很多。


跨越萊茵河的大橋 (煙波浩瀚的波登湖在康士坦茨突然縮減成為河道,也就是萊茵河。所以在橋上可以看到一邊是湖,另一邊是河的景象)












不過所有建物中最為著名的,莫過於這座羅馬妓女雕像,雖然是二十世紀的作品,但諷刺的是中古世代的政教腐敗。

原來,在1414至1418年間,假康士坦茨召開了第十六次宗教大會,這是唯一一次在阿爾卑斯山以北召開的宗教大會,當時只有8000居民的康士坦茨,接待7200名來自各國的宗教領袖、政要、即隨行人員,其中還包括了3000妓女,不只是離譜而已,簡直是荒唐至極,不過當時的情形就是如此。

當雕像完成之時,因其造型實在不雅,引起康士坦茨居民極度反彈,他們不想把這雕像留在康士坦茨,不過湖對岸的梅爾斯堡卻表示願意接納這座雕像。這下換成康士坦茨有點不捨了,幾經波折終於將雕像立在康士坦茨港,一座旋轉的基座讓雕像每三分鐘旋轉一圈,大家可以看清每一個角度。現在它已成為康士坦茨最著名地標,由此可見康士坦茨已經很開放又平民化了。




近一點看雕像,據說妓女來自羅馬名叫佩莉亞,也是政商要員、宗教領袖的情婦。只見她衣不蔽體,兩手各托著一名光溜溜的男人,一個戴著皇冠、一個戴著十字架,諷刺之意不言可喻



現代的康士坦茨則又多了休閒觀光的機能,光是看那不斷延伸的碼頭和擠滿
帆船與遊艇的船塢就知道了


黃昏的康士坦茨




康士坦茨雖然歷史悠久,街道也漂亮,但是市區真正古老的房子保存得並不算太多,如果真要來此尋幽探古也許會有些小失望,但如果只是來觀光當然就另當別論了。
康士坦茨之所以古老的房子保存不多,我想大概是因為這裡太有錢了吧,有錢才能夠常常翻新重蓋,所以房子雖漂亮,但卻失去寶貴的歷史。或許這也是錢多的缺點之一吧。












老市政廳及其濕壁畫則是市區少數古老又保存良好的著名建築。不過根據記載,在古時候康士坦茨可是全城充滿了這樣典雅又華麗的漂亮街道,但非常可惜現在要看這樣的街道只能到比康士坦茨小太多的瑞士小城史泰因了(請參閱 追尋歐洲浪漫之源 萊茵與尼布龍根












至於齊柏林公園,當然就是紀念齊柏林啦,這位在人類航空史上占有重要一頁的飛船設計家就是誕生於康士坦茨(其生平事蹟就不多介紹,有興趣的可以自行孤狗一下),現在這裡也還有飛船觀光的活動,不過我是沒有遇上。




另一座地標是保存良好的古建築 ─ 萊茵之門
光從名稱也可以想像它在古時的重要性,因它正好控制波登湖進出萊茵河的關鍵
位置,又位於萊茵大橋旁邊,是古時非常重要的橋頭堡兼簡易要塞。現在陳列一些相關文物,值得一看。

 


  •   lily C. 於 2015-08-24 18:26 1F
  • 這羅馬妓女雕像矗立在優秀且紀律嚴謹的日耳曼文化裡

    確實讓人性的陰暗面得到更多的藉口
  • 版主於 2015-08-25 00:54 回覆
    歷史是要拿來借鏡的,得國人懂得反思,我覺得很好